对于“买断工龄”,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,但是可能也只是一知半解,毕竟这个做法盛行的年代距离现在有些年份了。
其实,买断工龄主要是1978年初期,一些国有企业改制需要缩减员工规模,以提高企业效益和转型发展。
《中国统计年鉴》记载,我国原有的1.1亿国企职工,在1998年下降为5200多万,而原有的4000万集体企业职工,减少至1000多万,而买断工龄就是安置这些富余人员的常用做法。
那么,放到如今这个年代,买断工龄合法吗?假如是4年后退休的职工,单位欲用60万来买断工龄,这划算吗?是否要同意?一、历史上的“买断工龄”买断工龄,本质上就是企业为了改制,裁掉不需要的那一部分人,给他们一笔遣散费,也可以说是经济补偿金。
然而,买断工龄这一做法在过去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,这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去看。
上个世纪的80年代,中国经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1978年初期,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,这既是机遇,更是挑战。
一方面,有的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抓住了机遇。
例如,经济特区的设立,企业、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,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,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。
另一方面,大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,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。
原本在计划经济时代,他们在工厂里工作,被终身雇佣,这本来是能干一辈子,甚至可以子承父业的“铁饭碗”。
他们从生活、医疗到养老都由企业包办,拿着不错的工资。
在那个年代,国营大厂就是无数农民的梦想。
同时,这也是他们的成就感和骄傲之所在,为了国家的建设而贡献出自己的一辈子。
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,他们的美梦无情地破碎了。
而这也是时代发展的无奈。
众所周知。
国企有着完善优厚的福利待遇,而在那个年代,更是如此。
那些国营大厂和市场经济下的工厂,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市场经济下一切“向钱看”,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,尽可能地雇佣那些廉价的劳动力。
而在国营工厂里,生活的方方面面工厂都会照顾到,厂区内还会设有学校、医院、澡堂、电影院等等场所设施,而且很多方面都是可以报销的,不需要职工自己出钱。
所以,如此丰富而完善的福利制度,必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再加上产能过剩,供大于求,导致企业利润降低,很多职工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,生产质量自然也会下降。
另一方面,市场经济发展,社会在发展进步,一大批的私企、外企进入中国的市场,而他们人员精简,劳动力低廉,不用考虑优厚的福利待遇。
在一切以追求生产利润为目的的私企、外企面前,国企也就丧失了竞争力。
于是,国有企业的改革迫在眉睫,成千上万的工人随之下岗。
可能有的人会觉得,不就是失业吗,再找一份工作不就行了?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这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1996年,我国的社保制度开始建立和实施;1999年1月22日,国务院出台《社会保险征收暂行条例》,第一次明确提出对单位和个人征收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;2023年7月1日起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开始施行。
我国的社保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、21世纪初,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。
也就是说,当时的下岗职工是没有社保的。
本该由国营大厂来负责的医疗、养老等的福利没有了,于是国企裁掉他们的同时,给了一笔不少的经济补偿金,这也就是“买断工龄”。
然而买断工龄、被迫下岗,被无情推向社会后,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?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十几岁就开始在工厂里工作,大多数并未接受教育,初中学历已是难得。
下岗后,他们中的大多数涌入了零售业等没有技术含量、薪资低的行业,尤其是很多人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,处境艰难。
这是时代发展的遗憾与无奈,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,1978年以来,国家在进步,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,这是有目共睹的。
二、如今的“买断工龄”其实严格来说,如今已经并无“买断工龄”这一说法,应该叫做“经济补偿金”更为妥当。
1999年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《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》规定:“任何单位都不能以‘买断工龄’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。
”因此,根据《劳动法》的规定,通过买断工龄的方式来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,劳动者如果不同意,可以申请劳动仲裁。
而如果是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,并与员工协商,达成一致,在这种情形下就不会构成违法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规定,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定。
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。
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,按一年计算;不满六个月的,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。
三、60万买断工龄划算吗?我认为这得分情况去看。
首先,从钱的多少来看的话,我们可以算一笔账。
假如工作年限是30年,那么经济补偿金就是30个月的,也就是说月薪是2万。
临退休4年,也就是48个月,可以赚96万。
从钱的数量来说就是不划算的。
并且,工作年限越短,这中间的差距也就越大,也就越发的不划算。
其次,买断工龄之后,单位也就不会给你交社保,需要自己出钱去缴纳社保。
四年时间,这又会是一笔不小的花费。
所以从这方面来说,显然不应该接受买断工龄。
总结到底应该接受买断工龄吗?其实这个问题并无标准答案,需要见仁见智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。
例如,如果单位在《劳动法》规定的基础上,还给你另外增加了补偿金,给你的60万补偿金和4年下来的工资相差不大,那么接受60万买断工龄的性价比也很高。
此外,还需要考虑个人因素,如果个人身体不太好,或者本身也没有继续工作下去的意愿,更想要多一些自由自在的时间,可以多陪陪家人,或者外出旅游,享受生活,那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那么如果是你,你会如何选择呢?
对于“买断工龄”,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,但是可能也只是一知半解,毕竟这个做法盛行的年代距离现在有些年份了。
其实,买断工龄主要是1978年初期,一些国有企业改制需要缩减员工规模,以提高企业效益和转型发展。
《中国统计年鉴》记载,我国原有的1.1亿国企职工,在1998年下降为5200多万,而原有的4000万集体企业职工,减少至1000多万,而买断工龄就是安置这些富余人员的常用做法。
那么,放到如今这个年代,买断工龄合法吗?假如是4年后退休的职工,单位欲用60万来买断工龄,这划算吗?是否要同意?一、历史上的“买断工龄”买断工龄,本质上就是企业为了改制,裁掉不需要的那一部分人,给他们一笔遣散费,也可以说是经济补偿金。
然而,买断工龄这一做法在过去和现在是截然不同的,这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去看。
上个世纪的80年代,中国经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1978年初期,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,这既是机遇,更是挑战。
一方面,有的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抓住了机遇。
例如,经济特区的设立,企业、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,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,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。
另一方面,大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,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。
原本在计划经济时代,他们在工厂里工作,被终身雇佣,这本来是能干一辈子,甚至可以子承父业的“铁饭碗”。
他们从生活、医疗到养老都由企业包办,拿着不错的工资。
在那个年代,国营大厂就是无数农民的梦想。
同时,这也是他们的成就感和骄傲之所在,为了国家的建设而贡献出自己的一辈子。
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,他们的美梦无情地破碎了。
而这也是时代发展的无奈。
众所周知。
国企有着完善优厚的福利待遇,而在那个年代,更是如此。
那些国营大厂和市场经济下的工厂,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市场经济下一切“向钱看”,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,尽可能地雇佣那些廉价的劳动力。
而在国营工厂里,生活的方方面面工厂都会照顾到,厂区内还会设有学校、医院、澡堂、电影院等等场所设施,而且很多方面都是可以报销的,不需要职工自己出钱。
所以,如此丰富而完善的福利制度,必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再加上产能过剩,供大于求,导致企业利润降低,很多职工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,生产质量自然也会下降。
另一方面,市场经济发展,社会在发展进步,一大批的私企、外企进入中国的市场,而他们人员精简,劳动力低廉,不用考虑优厚的福利待遇。
在一切以追求生产利润为目的的私企、外企面前,国企也就丧失了竞争力。
于是,国有企业的改革迫在眉睫,成千上万的工人随之下岗。
可能有的人会觉得,不就是失业吗,再找一份工作不就行了?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这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1996年,我国的社保制度开始建立和实施;1999年1月22日,国务院出台《社会保险征收暂行条例》,第一次明确提出对单位和个人征收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;2023年7月1日起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开始施行。
我国的社保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、21世纪初,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。
也就是说,当时的下岗职工是没有社保的。
本该由国营大厂来负责的医疗、养老等的福利没有了,于是国企裁掉他们的同时,给了一笔不少的经济补偿金,这也就是“买断工龄”。
然而买断工龄、被迫下岗,被无情推向社会后,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?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十几岁就开始在工厂里工作,大多数并未接受教育,初中学历已是难得。
下岗后,他们中的大多数涌入了零售业等没有技术含量、薪资低的行业,尤其是很多人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,处境艰难。
这是时代发展的遗憾与无奈,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,1978年以来,国家在进步,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,这是有目共睹的。
二、如今的“买断工龄”其实严格来说,如今已经并无“买断工龄”这一说法,应该叫做“经济补偿金”更为妥当。
1999年,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《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》规定:“任何单位都不能以‘买断工龄’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。
”因此,根据《劳动法》的规定,通过买断工龄的方式来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,劳动者如果不同意,可以申请劳动仲裁。
而如果是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,并与员工协商,达成一致,在这种情形下就不会构成违法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规定,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定。
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。
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,按一年计算;不满六个月的,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。
三、60万买断工龄划算吗?我认为这得分情况去看。
首先,从钱的多少来看的话,我们可以算一笔账。
假如工作年限是30年,那么经济补偿金就是30个月的,也就是说月薪是2万。
临退休4年,也就是48个月,可以赚96万。
从钱的数量来说就是不划算的。
并且,工作年限越短,这中间的差距也就越大,也就越发的不划算。
其次,买断工龄之后,单位也就不会给你交社保,需要自己出钱去缴纳社保。
四年时间,这又会是一笔不小的花费。
所以从这方面来说,显然不应该接受买断工龄。
总结到底应该接受买断工龄吗?其实这个问题并无标准答案,需要见仁见智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。
例如,如果单位在《劳动法》规定的基础上,还给你另外增加了补偿金,给你的60万补偿金和4年下来的工资相差不大,那么接受60万买断工龄的性价比也很高。
此外,还需要考虑个人因素,如果个人身体不太好,或者本身也没有继续工作下去的意愿,更想要多一些自由自在的时间,可以多陪陪家人,或者外出旅游,享受生活,那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那么如果是你,你会如何选择呢?
目录
- 1 漂亮的保姆3韩剧高清在线观看
- 2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夜夜揉
- 3 幸福到万家第40集
- ▪ 附近人100元一次服务
- ▪ 奔跑吧蔷薇
- 4 亚洲日韩视频免费观看
- ▪ 一个上面吃一个面吸视频
- ▪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
- 5 去有风的地方在线
- 6 爱情是从告白开始的
- ▪ 黑帽门视频
- ▪ 国产丰满眼镜女在线观看
- ▪ 警察锅哥40全集完整版免费观看
- 7 漂亮的女教练完整版bd漂亮
- ▪ 《菊内留香》
- ▪ 暖暖在线观看中文在线
- ▪ 三上悠亚高清无码观看
- ▪ p站中国官网
- ▪ 磐石电影
- 8 周生如故全集免费观看
- ▪ cl地址
- ▪ 天才眼镜狗
- ▪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2019完整版下载
- ▪ 老版《新白娘子传奇》免费观看
- ▪ 痴母动漫
- ▪ 寄生兽动漫无删减在线观看
- ▪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视频
- ▪ 与爱同居之永恒的爱
- 9 我的二哥二嫂
- ▪ 把我手放他那该怎么做呢
- ▪ 济公传在线观看免费全视频
- ▪ 人鱼小姐在线观看国语版全集策驰
- 10 家族乱入
- ▪ 海贼王免费观看完整版
- ▪ 爱情来的刚好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
- ▪ 老师好插曲轻轻的捧着你的脸
- ▪ 超能陆战队电影
- ▪ 临时同居在线观看完整版
- 11 在线天堂中文新版www
- ▪ 致命弯道7
- ▪ 樱桃医生
- ▪ 《MD传媒视频在线观看沈芯语》
- ▪ 女士纹身
- ▪ 芭乐鸭脖向日葵芭乐鸭脖旧版
- 12 秀秀直播
- 13 射雕英雄传2017
- 14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电影免费观看
爱情公寓3《爱情公寓3》由来
编辑爱情公寓3《爱情公寓3》起源